IMG_9235.JPG

「創意教學就是讓你自己覺得教起來很愉快、更有收穫、互動更好,學生喜歡且受益良多,你的快樂建築在學生學習的成就上。」

*

撰文/洪玉盈;攝影/蕭晨佑

快言快語,字句情節張力十足,幽默自嘲丹田宏亮,語調神情渾身是戲,這一堂創意教學課哄堂笑聲不斷,你且帶走創意之於教育、社會與人生的各種可能,並開始懷念快樂的布瓜如你,無框架的童年。

IMG_9236.JPG  

IMG_9257  

#角色扮演不害羞,創造理想的我
吳靜吉在著作《害羞˙寂寞˙愛》中,憶及初中時害羞的自己想藉著過年做新衣的機會擁有一件夾克,卻不敢向父親開口,於是寫了一封信給父親,再把信唸給祖母聽,由祖母代為轉達並將信轉交給父親。如此周折,只因為害羞。
吳靜吉認為,教育總是期許我們成為獨立思考擁有解決問題能力的理性之人,但每個人心中存在多個不同的我,我們生來就是孩子,可愛的孩子喜歡笑,讓人見了就想捏他的小臉,也有愛哭愛耍賴的,個性都不相同。害羞的孩子看見權威的人會有不敢啟口的傾向,而另一種害羞的人,會想辦法脫困,克服害羞。
他覺得自己骨子裡就是個害羞的人,小時候的他對自己是否有創造力並無意識,只知道自己一直在想辦法克服害羞這件事:「當時我想上台講話克服自己的害羞,所以就到家附近的海邊對著大海講話,跟著海浪賽跑,追著海鷗飛行。」
在宜蘭的鄉下長大,一次看野台歌仔戲,演的正是薛丁山與樊梨花的戲碼,他發現四目相對的男女主角像極了家中所養之牛的眼睛,連動作都像從戀愛中的牛所研發出來的,心想:「像我這樣害羞的人,如果能像他們那樣上台不臉紅不害怕該有多好。」從此,他對表演有了嚮往。
初中三年級時,吳靜吉每天看著電視機裡能言善道,擁有愉快人際往來的外交官,發現上台的時候若能扮演一個不害羞的角色,或許就能成為不害羞的自己,老師在他心中也是這樣的角色:「小時後我就想當老師。害羞的我是『自然』的我,不害羞的角色就變成『理想』的我。」即使是現在,吳靜吉在上台前仍會焦慮,擔心聽眾的反應:「開場前我都會先丟個笑話,觀眾笑了,我就不會緊張了。」他想起在公共場所唱起歌劇的卓別林大受路人的讚賞,卻說他不會唱歌劇,只是在模仿歌王卡羅素,這讓吳靜吉更為確定「跳出原來的角色,就會有新的可能性。

#你今天無聊嗎?你今天問問題了沒?
角色扮演對吳靜吉來說是害羞的人克服害羞的解決之道,兒時的他在仿擬與展現的過程中對創造並無概念,但他認為每個人天生都具有創造力,比方小孩因語彙有限,有所表達時會將相近的字詞併用:「我在書中引過黃春明的例子『放屁』,讀幼稚園的孩子對父親說:『爸爸,大便會唱歌』。」又好比小孩拿起什麼都能當作麥克風,不被任何物件的概念、用途所框架。小孩為了討好,為了解決生活中的無聊,可以發展出無限的可能。
創造力大師Amabile 提及自己研究創造力的起始,源自幼稚園時老師來作家庭訪問,她在一旁偷聽到老師讚美她的畫作很有創造力,讓母親相當高興。進了制式中學,老師則將畫好的線條稿讓學生填色,她發現自己的畫作卻不比幼稚園來得好。上了大學讀化學系,聽見教授與同學熱烈的討論,自己卻是無感,原來化學並不是她真正所喜歡的,她在空堂時選唸了社會心理學,在人的實驗中獲得快樂與成就,論文也以「社會心理學與創造力」作為題目,研究小時候的創造力去了哪裡,她發現歷史資料皆指出百分之九十幾的人小時候都有創造力,比例則隨著年齡而遞減。
吳靜吉談到他剛回來台灣帶成人創意課程時,請學生分享一個創意經驗,台灣大學生卻舉不出例子,而他在美國時,學生每天都有說不完的點子,問題即在於台灣學生對創意的概念是模糊的:「創意並非只能是改變人類生活的事,而是生活中任何經驗帶來的頓悟。」他認為這樣概念的匱乏,是可以從自小的培養來彌補的。
何以猶太人身為少數民族,卻擁有許多知名的創意家,和幼童時期的教育態度息息相關。小孩放學時,母親問的是「你今天在學校問了什麼問題沒有」、「老師的回答你滿意嗎」,接著扮演從旁引導、詮釋的角色:「下次也許可以換另一種方式問問看」。而台灣的父母總是喜歡問孩子「你今天考了幾分」。

 IMG_9241.JPG   

#「若不是我這麼老了,我很想辦一所小學。」
吳靜吉想把西方教育中,鼓勵孩子多方嘗試不怕失敗的理念帶進來,在基本「NO」的原則下讓孩子去玩:「我以前帶團隊時,會請學生用相機去公園找用字錯誤的英文標語,回來分享時大家都笑得要死。」如此一來,大家不僅覺得好玩,還能一起把正確答案找出來。
在他求學的年代,「創意教學」的概念尚未流行,但他聽課覺得無聊時,就會想教學如何可以有趣:「就像害羞可以不害羞,無聊也可以不無聊。」他在唸政大教育系時,在心理學學科上發現了許多可能性,加上自己喜歡藝術,在許多選擇中還未能找出自己想走的路,去美國唸書時本想朝臨床實驗發展,後來覺得不對:「當時我對臨床的理解是一對一的,而讀書應該要能幫助更多的人,所以我後來選讀了教育心理學。」
他自謙好運意外遇上創造力大師托倫斯開啟了他對創造力的認知,托倫斯的創意教學使他明白,同樣的方法還得看人用,讓你覺得舒服的老師,他的教學你就會喜歡。後來他到紐約參與劇場工作,以戲劇和舞蹈的創意彌補語言上的弱勢,並擅用自嘲與幽默讓教學更生動有趣。
那麼,老師非得是有創意的人,才能有創意教學嗎?吳靜吉認為,老師有沒有創意不是關鍵,而在於他有創意的態度、對創意的尊重:「你不必要自己先想出方法,但可以從他人的方法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,最重要的是,要能尊重學生有學習的中心,讓學生來驗證你的理論。」有些老師不見得懂得連結,當學生舉例不甚合適時,可能是對老師的理論有所誤解,此時該以引導取代責備。

IMG_9240.JPG

#創意撲滿讓你隨時準備「play」
在英國藝術教育學者羅賓遜教授所有的演說當中,點閱率最高的即是「學校如何謀殺創意」,所有人看後都指向自己的創造力被學校所謀殺,如此的共鳴也反映所有人對創造力的珍視。吳靜吉主張教育應該要讓學習者從樂趣中找到所愛,同時願意自我了解。
他提到愛做心理測驗的美國人,曾於1958年在洛杉磯針對四十位公認會有大成就的科學家進行研究,心理學家每年5為他們做一次測驗,30年發現有趣的是,這四十位科學家的孩子之中,有四位拿了諾貝爾獎,費曼先生就是其中一位,有好幾位進了美國的科學院,另一半人雖不像他們發光發熱,也都取得很高的學位。接著心理學家再將研究中的細項抽絲比對,發現得獎的科學家們在文化、藝術和工藝的表現上,有較顯著的嗜好。足以證明文化藝術於創造和發明是相輔相成的。
「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」雖是老掉牙,但在吳靜吉的異國跨界旅途中,男女、貧富、城鄉和種族,面面皆是不同的文化觀察,融入他地的旅居生活,更能發現相同的問題卻有不同的思考。而當你肯定創造力是重要且有趣的,可以使你的生活不致無聊,可以讓自己更為樂觀愉快,這樣想著,你便常處在「玩」的狀態,所謂的隨創,即是從生活出發。

 

***

 

IMG_9253

吳靜吉(1939年5月3日─),台灣宜蘭縣壯圍鄉東港村人,教育心理學學者、作家、演說家、企業管理顧問、表演藝術工作者。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、政治大學教育系文學士。為蘭陵劇坊創立者。現為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,推動國際學術交流。亦是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、科技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,開設有教育心理學、創造力理論、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、領導與團隊等課程。著有《心理與人生》、《心理與生活》、《青年的四個大夢》、《害羞.寂寞.愛》、《蘭陵劇坊的初步實驗》、《人生的自我追尋》、《追求成長─組織中的人際關係》等書。對台灣的教育界與藝文界影響深遠。(轉自維基百科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動物管理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