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蛋糕  

我在台北出生,滿月就回南投,家裡開店之故,媽媽不常回娘家,小時搭長途客運(或俗稱的野雞車),或和弟弟妹妹一起窩坐在爸爸的貨車後廂,外套的帳棚一經太陽曝曬就會散出濃濃的塑膠味,客運和貨車帳棚透明小方格的窗外映象不是黃昏,就是天黑。

我還記得外公分明的輪廓,像極了「鼻子尖尖的、鬍子翹翹的,還拿根釣竿」的波爾先生,總是頭戴高帽的紳士,喜歡點著房子造型的小夜燈,窩縮在床角聽收音機,鋪邊擺滿夜市套圈圈換得的動物造型陶瓷飾品。他買回的雞蛋糕是名符其實的雞造型,那時還流行一種鐵製的彩繪小雞,轉動發條,雞腳就會一擺一擺的走路。

雞蛋糕發基的早,在台灣物資仍得仰賴西援的40年代光復初期,它是農婦手作麵條或饅頭時,以所剩的麵粉、水及鹽拌糊,在爐上烤製而成,作為下田充飢和哄小孩的點心,直至50年代才改以佐糖,並有簡單的鑄模,夜市、車站和學校旁,都可聞到蛋香。

007-成品  

三明治是奶奶的無奈,是我和弟弟妹妹青春期的叛逆。清早熬好一鍋粥,荷包蛋、脆瓜、魚乾、豆棗的祖孫情,拗不過蛋餅、三明治的誘惑。

饅頭阿姨只一台金旺後座繫著一架保溫鐵箱,箱外一袋袋豆漿、米漿披披掛掛還溫著,一聲長的「饅頭~」穿透整條街的響亮。

忙了一上午的奶奶,不得已加入鐵箱尋寶的行列,鍋裡的粥,煙還呼呼的冒著。

80年代,三明治開始在泡沫紅茶店流行,口味變化大躍進,這西進的三角土司,名源18世紀英國「三明治伯爵」,是其夫人爲沉迷橋牌而廢寢忘食的他所準備的「懶人食物」。

012過程2  

第一次作雞蛋糕的我很「假會」,傻勁地自調麵粉糊,烘焙新手連只量杯都沒有,麵粉公克數、奶油量、檸檬汁……全憑直覺的攪和。成果「非」然啊!!!像一片片乾扁的「油」雞餅乾(照片就不獻醜了)。

其實只要買現成的蛋糕粉依著包裝上的步驟,就能使星星和飛機冒泡蓬鬆了。儘管室友竭力拿出建築系槍模的熱血爲雞整形,那油光滿面依然羞於見人;交稿當天我又再重作重拍,多事的仍把蛋糕粉篩過,濾出的是一層厚厚的砂糖,甜死人不償命呀!!!

接連兩日試作重口味的鮪魚起士土司和甜吱吱的雞蛋糕之後,產檢例行的血糖試紙檢測,第一次驗得過甜過鹹的結果,連同整個七月增加的兩公斤重,被醫生記了支警告,歷來血壓偏低竟落得日日早晚得量血壓的下場XD

000-ICON

  
#產檢兩日前禁食雞蛋糕和重口味三明治


攝影:jeff牛、smallyu/企劃&文字:smallyu
#雞蛋糕與三明治的童言童語
http://fujidinos.pixnet.net/blog/post/43182454
#work date 2016.07.17 荳荳29w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動物管理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